到
2011年,
氧化鋁、
電解鋁產能分別控制在800萬噸、200萬噸;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約20萬噸;
鋁材及
鋁合金深加工產能達到80萬噸。這是《山西鋁業及鋁
合金深加工行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提出的山西省鋁業及鋁合金深加工行業目標。《實施方案》提出,山西省要重點做強做優鋁及鋁合金材料,做大做精鋁合金深加工制品,推進鋁業及鋁合金深加工行業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
山西省是國家規劃重點發展電解鋁工業的四大省份之一。
鋁土礦資源保有儲量占全國保有儲量的41.63%,居全國之首。依托資源、能源優勢,經過多年的調整發展,我省已形成鋁土礦、
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加工、鋁合金深加工等較齊全的產業鏈;涌現出了中鋁山西分公司、鎂鋁、陽煤兆豐、魯能晉北鋁業、陽泉鋁業、華澤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氧化鋁、電解鋁優勢企業,帶動了山西千軍鋁業、永濟中汽國際鋁業、晉城路寶汽車鋁
鑄件等鋁合金深加工企業的發展。
截至2008年,全省氧化鋁產能400多萬噸,產量300萬噸;電解鋁產能100多萬噸,產量近百萬噸;鋁材及鋁深加工產能50余萬噸,產量10萬噸左右。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分析,山西省鋁產業雖有長足發展,但仍存在產業集中度較低;產品結構矛盾性比較突出;產業鏈不平衡,礦山采選業發展滯后;初級產品較多,深加工產品較少;技術裝備及生產工藝較落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針對我省鋁產業的發展現狀,《山西鋁業及鋁合金深加工行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提出:
建設四大氧化鋁及電解鋁生產基地。依托中鋁公司、魯能晉北鋁業、陽泉兆豐鋁業、新東方鋁業等企業,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產業延伸,形成具有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一體化的產業鏈,建設運城、太原、忻州、陽泉四個氧化鋁及電解鋁生產基地。
做強鋁合金產業。依托優勢電解
鋁企業,推進兼并重組,發展多種用途的鋁合金材料,建設運城、太原、忻州、陽泉四個鋁合金生產基地。
發展鋁合金深加工產業。通過擴大招商引資和培育后續企業發展,建設運城、陽泉、太原、晉城鋁合金深加工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精煉鋁、
鋁帶箔、鋁輪轂、鋁鑄件、高檔
鋁型材、鋁合金等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電子、通訊等所需的
鋁合金壓鑄件及深加工產品。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