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凌駕強國任重道遠
【中國
幕墻網 01月07日快訊】中國花了不到6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建成了完整的鋁工業產業,全面凌駕世界鋁業大國,成就輝煌。2009年前是鋁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從2009年起到2025年是從大到強的階段,具備了向強國邁進的一切條件,再過20多年中國肯定能達到此目的,到那時中國可為鋁業強國夢劃上圓滿句號。究竟做到什么程度算是鋁業強國呢?有哪些指標呢?大概具體的衡量指標可歸納為:
氧化鋁:繼續進行結構調整,除搞好國內現有的氧化
鋁企業外,國內的生產能力不宜再飆升,年平均增長率不宜大于兩位數,要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幾個大的企業勞動生產率/可比原材料消耗與能源消耗要等于或略高/低于那時世界三大礦業公司(美國鋁業公司、力拓加鋁公司等)的平均水平,全國的平均水平要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以上;赤泥處理取得突破性進展,處理技術與利用量與美國鋁業公司當時的水平相當;從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取得重大成就,最好其成本不高于從鋁土礦提取的,即使高一點,但從國家看從社會效益看來還是合算的那也可以,總之企業應有利可圖,取得國家政策性支持就更好,不過不是什么粉煤灰都是提取氧化鋁的原料,只有那些氧化鋁的含量達到40%左右同時易脫硅的在現時才有價值。
原鋁生產:在各項技術經濟方面應全面與當時美國鋁業公司、力拓加鋁公司、海德魯鋁業公司的平均水平相當;技術輸出有更大成就,全球新建鋁廠的生產能力最好有25%左右采用中國技術;污染物排放量每噸鋁與美國鋁業公司的相當或略低一些;凈進口盡量多重熔
鋁錠,在進口的鋁錠中最好有80%以上是設在境外在企業生產的;原鋁及
高純鋁國內生產能力足夠大了,近5年內不宜擴大,當然個別企業該擴大還得擴大,該新建還得新建。
鋁加工:總體上,中國氧化鋁與原鋁工業已逼近強國門坎,主要是鋁加工方面與強國有較大距離。若在以下幾方面做好了就跨過了強國門坎,但要凌駕強國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制造大飛機用的
鋁材國內全部可以解決,例如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與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
板材與美國鋁業公司達文波特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的伊蘇爾(Issoire)鋁業公司與雷文斯伍德(Ravenswood)軋制廠、凱撒鋁及化學公司特倫特伍德(Trent鄄wood)鋁業公司、愛勵鋁業公司(A鄄leris)科布倫茨(Koblenz)鋁業公司的相當三大廠,擠壓材的品質全面達到美國鋁業公司與加拿大鋁業公司工程產品公司的品質;罐體料(Canstock)全部占領國內市場,并在歐洲、北美洲與拉丁美洲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PS版基及CTP基板能充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產品品質全面與日本產品或德國產品的相當,為柯達公司、富士公司、愛克發公司采用;可批量生產硬磁盤基片
鋁帶材,在國際市場上可與日本產品試比高;大飛機用的鍛件全部能滿足需求,性能指標與美國鋁業公司拉斐特(Lafayette)鋁業公司的相當;可生產交通運輸產品(飛機,公共汽車等)用的
鋁合金緊固件;生產的各種復合鋁材品質可趕上世界知名跨國鋁業公司的;凡是在美國鋁業協會公司注冊的常用的524個
變形鋁合金都能生產,凡是美國ASTM及ANSI標準中列入的任一種狀態材料都能生產;全鋁乘人汽車用的各種鋁材應能全部生產,其性能可與加拿大鋁業公司瑞士謝爾軋制廠的相當,并且應更有價格競爭力。
中國鋁加工業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還必須做到:
有特有的中國特色,如擠壓材與平軋產品的比例以各占50%為宜;在平軋產品中以
鑄軋帶為坯料以占65%或更大一些為宜,畢竟82%以上板帶箔材可用鑄軋帶坯生產,鑄軋帶坯料以占65%或更大一些為宜,畢竟82%以上板帶箔材可用鑄軋帶坯生產,鑄軋帶坯的能耗與排放物畢竟比
鑄錠熱軋帶坯的低;在擠壓鋁材中,工業鋁材與建筑鋁材產量以各占50%為宜,當然各年的產量比決定于市場;在每年消費的鋁中,
再生鋁占的比例最好能達到40%;加工鋁材應盡量少用重熔鋁錠,逐年增加鋁廠或專業鑄造廠生產的扁錠或圓錠,就全國來說,常用的大宗合金如6063合金圓錠最好能達到70%左右由鋁廠與專業鑄造廠提供,1XXX系及3XXX系合金鑄軋帶坯也應如此。
裝備設計與制造:在鋁工業全面向強國邁進的征程中,為鋁工業發展服務的重型裝備與自動化控制設備制造業也應同步跟進或先行一步,但路更長任更重,
軋機與
擠壓機制造與設計理念要趕上西馬克集團公司,
鋁箔軋機要趕上與超過阿申巴赫公司,冶金爐制造要趕上與超過埃布納公司(EbnerZ)或奧托容克公司(OTTOJUNKER),鑄造設備要趕上瓦格斯塔夫(Wagstaff)公司,自控設備要趕超ABB公司、西門子公司、通用電氣公司(GE)等的至少還要兩代人即50年的時間,但在今后近20年內超過奧鋼聯公司(VAI)、宇部興產公司(UBE)、東芝公司(Toshiba)等還有很大的可能性。
鋼/鋁比值:所指的比例是
鋼材表觀消費量與原鋁表觀消費量之比,它可以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程度是否為鋁業強國。2000年~2007年全球的此比平均值為30,工業發達國家的都小于此值,德國的為16,美國的為18,日本的為30,中國的為37,如果中國的此值降至30或更小一些就可以了。
節能減排: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成為鋁業強國的標志之一。據筆者匡算,我們生產一噸鋁材的能耗大致為美國的2.65倍,日本的3.8倍,主要原因是:他們用的進口鋁錠多或者全部為進口鋁錠,再生鋁用的多,生產集中度大,冶金爐熱效率高,等等。如果中國單位鋁材的能耗降到相當于5個發達國家(美、日、德、法、英)平均水平就很不錯了,或者稍高一些也是很大的成就。
有10來個跨國鋁業公司與150個專業性強的工業擠壓材企業。建一個像美國鋁業公司這樣的鋁業王國在30年之內幾乎做不到,它的歷史太悠久了,它的創新研發能力太強了,基礎太牢固了,但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凌駕海德魯鋁業公司、日本的神戶鋼鐵公司鋁事業部、日本
輕金屬公司、美國凱撒鋁業公司等還是蠻有把握的。需要形成一批諸如泉新鋁業公司、和勝鋁業有限公司等這樣的有特色的專業性特強的工業鋁材中小型擠壓廠。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已成為超級鋁業大國,2008年冶金級氧化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8%,原鋁產量占全球的33%左右,鋁材產量占34.5%左右。從2009年起在向世界強國邁進,雖然路漫漫,但再過15年~20年一定能達到此目的,中國鋁業人既然能做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就有能力從大到強,日本在不到15年的時間內就成為鋁業強國,只要我們做到:
認真全面貫徹黨的科學發展觀。中國鋁工業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鋁業都受到急劇沖擊,惟獨中國鋁產業一枝獨秀。中國正處于航天航空器、高速軌道車輛、城市軌道車輛高速發展期,汽車制造業由大到強階段,它們都是優質高精鋁材密集型產業,為鋁工業由大變強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雖然當前制造大飛機用的鋁材全是進口的,但若干年后,國產鋁材會逐年有所增加,估計2018年以后航空鋁材會以國產的為主,或甚至全部用國產的。
生產能力暫不宜再擴大,重點宜轉移到技術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自主研發。過去的數量型發展與增長是對的,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強大的鋁產業。應增加研發經費,注重基礎理論,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生產力,如高速鑄軋技術、電磁鑄軋技術、Al-Ti-C晶粒細化劑及其生產技術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都通過了有關部門的鑒定,但卻遲遲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實乃憾事。該引進的技術與裝備還得繼續引進,有些技術與裝備引進比研發來得快,效果也更多,如等溫熔煉技術、非對稱軋制技術(Snakerolling)與裝備,希望建設大項熱軋項目的企業對此技術與裝備予以關注,必須有自己的工藝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與解決方案。
節能減排,必須注重鋁工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的工藝與裝備,采用先進的技術與裝備可取得最大的節能減排效果,形成最優化產業鏈也是有效的能節減排措施。
向用戶提供成品提供成品零部件是鋁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可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鋁加工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參與用戶鋁制零部件與結構的調計及加工制造,如美國鋁業公司那樣積極參加波音公司、空客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飛機設計以及一些汽車公司鋁結構的設計,不斷地推出鋁制汽車與軌道車輛。
積極推廣鋁的應用,推廣鋁的應用還有許多工作可做,中國鋁的應用空間還很大,應爭取有關部門出臺鼓勵鋁應用的政策,例如北美地區91.5%以上廂式汽車的廂體是用鋁制的,中國幾乎全是
鋼結構的。這對節能減排有著特殊意義。【完】
點擊查看>>>>我國進入世界鋁業強國行列(一)
點擊查看>>>>我國進入世界鋁業強國行列(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