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建筑節能呼聲越來越高之時,一直倡導“建筑節能”的建筑設計企業五合國際建筑設計集團(5+1 Werkhart International)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新的觀點:
節能建筑不僅要達到節能生態的效果,而且要增加房屋的舒適度。
五合國際中國區副總經理盧求表示,改善提高住宅室內環境的舒適度,要從熱功環境、空氣質量、聲環境、光環境等方面通盤考慮。他舉例說,目前國內一些開發商采用的“恒溫恒濕”等系統,能夠達到節能標準,有效提高居住舒適度。
能源問題空前嚴峻
由于中國能源短缺問題空前突出,節能形式空前嚴峻。全國政協調研組2006年的數據顯示,我國近400億立方米城鄉建筑中99%屬于高耗能建筑,
建筑能耗在我國能源總消費量中所占比例已達27%,單位建筑面積能源消耗為發達國家的3倍多。
盧求介紹,國內絕大多數
采暖地區
圍護結構的熱功能都比氣候相近的發達國家差許多。外墻的
傳熱系數是他們的3.5至4.5倍,外
窗為2至3倍,屋面為3至6倍,
門窗的
空氣滲透為3至6倍。
建筑節能已成為當務之急。去年6月3日,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對達不到節能標準的建筑,不得辦理開工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6月6日,建設部發布《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建筑工程節能不符合規范不能通過驗收。
建設部干部學院副院長、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委員會專家張慶風說,全社會對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仍然不足。
生態建筑是未來趨勢
“建筑節能是在不降低舒適度的前提下,通過整體設計達到降低能耗。即利用
輻射式采暖、制冷,讓建筑的墻體、地面、
天花板都處在令人舒適的溫度。”盧求表示。
盧求介紹,目前國際上領先的節能建筑潮流是在深入研究室內熱功環境和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研究人體對環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創造健康舒適而高效的室內環境。國際最新建筑
節能技術規范的核心思想,就是從控制單項建筑維護結構(如外墻、外窗、屋頂等)的最低
保溫隔熱指標,轉化為對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達到嚴格有效的能耗控制。
據悉,目前在中國完全按照人體工程學來進行系統建造的節能生態建筑并不多。主要包括北京鋒尚公寓、威海海御19和上海中鷹黑森林等。
節能標本中鷹黑森林
《東方置業》從中鷹置業了解到,中鷹黑森林將德國環保、科技、生態、節能等概念引入項目中,運用102項世界先進
節能建材、16項德國建筑科技系統,聯合56家德國建筑
建材品牌共同開發而成。
中鷹置業董事長芮永祥介紹,中鷹黑森林采用的核心技術為毛細
傳導技術。該項技術模擬葉脈和人體毛細血管機制,將熱水和冷水傳導到房屋墻壁上,達到調節室內溫度的目的。
通過毛細管傳導等技術,中鷹黑森林能夠達到“恒溫恒濕恒氧”的效果。無論四季變化如何,中鷹黑森林的室內都能夠達到人體最適合的溫度濕度和氧氣含量。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